<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天平杯”征文专栏

        【司路心语】难忘那起离婚案

          发布时间:2020-05-29 20:55:33


        那是我任民一庭庭长第七个年头时办结的一起离婚案件。之所以久久难以忘怀,是因为这起案件当事人年龄的特殊性和结果的社会影响不同一般。案件办结后,当事人的小女儿还在河南法院网的网评法院栏目内,称赞我是心里装着人民的好法官。 

        案件的原告是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太太,被告是一位与他结婚超过五十年的老矿工。他们夫妻二人生养一男两女,长子在义煤集团当副处长,大女儿在常村矿任科长,小女儿是义马市的小学教师。家里还有四个孙子、外孙女。在外人看来,这是一个非常幸福的大家庭。 

        老太太亲自写了声情并茂的十多页起诉状,洋洋洒洒的叙述了从认识被告到结婚时的寒酸,生儿育女、养家糊口的艰辛,待人接物、人情世故的不易,生活中的大病小灾,到退休后的争争吵吵。口口声声称忍让半辈子,到老后老伴又老不正经,一天也不想见到对方,坚持要和老伴离婚。

        我按她提供的电话,通知到了她的老伴,我满以为她老伴不会同意离婚,谁知道老伴爽快答应说:离,并表示现在就办离婚手续。 

        他们双方离婚的态度越是坚决,我心里越是不踏实。我不能就这样把他们的婚离了,当我进一步了解他们的家庭子女状况后,更坚定了不急着为他们办离婚手续的想法。 

        我劝老太太和老大爷:您看这几十年下来了,你们是结发夫妻,你们有当处长的儿子,当科长的女儿,你们一定要珍惜不易的感情,一定要顾忌自己的面子,既然五十年都过来了,还在乎这点小矛盾,离婚不仅仅是你们两个人的事情,你们要考虑一下孩子们的感受,他们如何面对同事们的议论,你想过离婚后如何过完后半生。你们冷静考虑三天再来找我。

        第二天,我单独把原告找来,试图动员她撤诉。我说,你给我讲点具体的东西,让我了解离婚的真实原因。老太太说,现在儿子、女儿、儿媳妇都不同意我们离婚,他们都希望一家人还是好好过日子!小姑娘甚至威胁如果离婚,就与我断绝母女关系。她说,我也很烦恼,我忍了他一辈子气,到老了,他还去跳交谊舞,搂着邻居的寡妇老婆眉来眼去,在家老是喜欢看年轻人打情骂俏的爱情电影,看见电脑上的美女饭都不吃,我一反对,他就给我呕气,一月半月不理我。这日子真的过够了。

        第三天我把被告叫到我的办公室。

        老大爷说,老婆脾气不好,不知道关心我,老封建,老古董,不懂风情,跟不上形势。我忙了大半辈子,孩子们也都成家了,这一辈子活得很是无聊,一辈子连北京都没有去过。看外国老年人活得多幸福。我活不了多少年,连一个交谊舞都不让跳,多看一眼美女她都吃醋,真是个木头人。离婚我也自由了,反正我有退休工资,自己能养活自己。我同意离婚,你不要劝我了。

        第四天,我通过老太太留的电话,找到了他们的大女儿。我一说二老均同意离婚,大女儿头摇得像拨浪鼓似的,表示坚决不同意。并表示意见代表大哥和小妹。

        我进退两难。依法律规定,婚姻自由包括结婚和离婚自由,双方都同意离婚我无权阻挡不让人家离婚。但分析这对老夫妻的矛盾,又达不到感情破裂必须到离婚的程度。我不能为结案而结案,调解离婚不妥,判决不离婚也不妥,这事让我这个做了多年的民事法官左右为难。

        考虑到该案的特殊性,夫妻双方已近耄耋之年,为了让双方能安度晚年,保全子女的面子,又不落违法办案的嫌疑,调解和好,原告撤诉是最好的处理结果。

        第五天通知了双方的子女等亲属共六人到庭,希望借助亲情化解双方的心结。准备通过讲法析理在法庭内促成双方矛盾的彻底化解。

        我开始发挥我知识面广,阅历丰富,见多识广,善于沟通的特长,大谈法律关于婚姻家庭感情破裂认定的方面规定,谈道德荣辱行为规范,谈人生的幸福感观,谈人的社会责任,谈家庭稳定对子女的影响,我自己都不敢相信我从哪里产生的耐心和热情。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双方打成和解协议,双方不办离婚手续,但暂时分居,在子女的配合下,老太太同意住儿子家,老爷子住女儿家,分居期暂定半年,两不相扰。

        两个月后,因老头子感冒住院,老爷子想老伴,老太太挂念老头子,老两口主动和好。大女儿给我送锦旗一面,上写道:赠给心里装着人民的好法官。   

        通过这起离婚案的办理,我深刻体会到,审理离婚案件,即使双方都同意离婚的案件,不一定就匆忙办离婚手续,不能只考虑结案,虽然一份调解书就解决了案件。一定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观察分析离婚双方深层次的原因,是真的过不成还是一时想不开在赌气,离婚对孩子,对社会造成的影响。就老两口的离婚,表面嘴上说的一个比一个坚决,但我发现他们两个虽然吵得厉害,可基本上都属于一方在指责对方一些生活琐事,没有什么原则问题。双方语言虽然激烈,但基本上没有人身攻击的话,就是女方说到激动时候,也能克制着不去说过分的话。矛盾主要原因是双方对社会发展太快的无所适从,对新事物的态度和理解偏差,双方缺乏思想沟通。家庭子女对老人的精神关心不到位。他们家庭没有出现原则问题,如果我没有多为他们全面考虑一下,只是简单制作调解书让他们离婚,从法律上来讲没有任何问题,可是,一个家庭就会由于他们的不冷静而解散,对他们来讲可能是日后无尽的后悔。  

        那个案件给我留下了深深的思考,法官是简单的以案办案还是要从当事人的角度去考虑分析案情、走进他们的心里,了解案件的方方面面情况,从而达到案结事了。从那以后,凡是审理离婚案件我就更加用心,观察双方的具体情况,详细了解案情,分析他们起诉离婚的原因,尽可能地通过调解解决他们之间的问题,挽回濒于破散的家庭。

        我认真总结了几条办案经验传授给我的徒弟们。一是亲情参与调解法。凡事能通知到亲属的案件,大都邀请亲属参与调解,他们生活在当事人中间,他们看到的情况最真实,他们的建议最接近实际,认真听取亲属的意见,案件的效果更理想。二是冷静处理法。接到案件,不急于开庭,给当事人一个认真思考的时间,充分利用法律规定的六个月办案期限,事先拟好几个问题,比如对方最大的优点,自己最大的缺点,对方让自己最感动的一件事是什么,女方生孩子后最想知道消息的人,自己生病时候最想念的人等。让当事人带着问题回家,先跟双方有个思考的时间约定,两个月后书面回答约定的问题。三是案例对比分析法,找一些婚姻破裂影响孩子学习的案例,再找一些家庭美满事业成功的案例对比分析。四是认真倾听诚恳待人法。走进他们心里,让当事人觉得你是值得信任的法官。让双方当事人能够畅所欲言,在法院讲出他们的委屈、要求。 我在任民一庭庭长的十个年头里,能保持全部案件调解率百分之七十以上,我个人成为法院系统调解先进工作者,多次荣记三等功、二等功,被河南省委授予中原卫士,就是因有办结像这样的一个又一个的优质案件累集起来的成绩聚合而来的。

        责任编辑:朱康    


        关闭窗口



        Copyright©2023 All right reserved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00402号-2